肥龙小站

小升初“封神”之路

2021/11/21
10
0

小升初“封神”之路

书山有路勤为径,没有长时间的坚持很难取得好的成绩;

学海无涯乐作舟,只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品尝到每一次进步的甜蜜和喜悦。

640.png

7月初收到华附的录取通知书,我就想分享一下过去的鸡娃故事,但是拖延症晚期加上懒癌发作,直到年底前才能交功课。此文权当做一种回顾,也分享给家有小学生的父母。无论你是否也和我一样与孩子一起笑过哭过,打过闹过,或者为小升初焦虑到脱发,为辅导作业服用过速效救心丸。这篇文章也(yi)许(ding)不能解决你心中最急迫的问题,但是你可以看到这条路的坎坷和希望。

小升初讲究的是校内+拓展。小学的校内成绩重点看五六年级,拓展有语数英的各种杯赛和证书,越来越流(nei)行(juan)的信息竞赛,还有各类体育音乐绘画等各种文体类特长等等,对于各位宝妈(没错,最积极的就是妈妈们)来说恨不得杯碗瓢盆堆积如山,证书荣誉糊满墙壁。

我家的娃没能发展出全面的特长,只是在保证校内成绩的基础上,重点拓展数学和英语,也凭借拿到的奖项证书通过了神学院的筛选。

校内成绩重点看五下六上,坊间传言295比较稳妥,290是基线。还好娃没有失手,五下299,六上全区统考295.5,成绩出来以后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。

拓展的重点是数学和英语。数学从二年级开始进入XES,从提高班到创新班稳步提升,遗憾的是一直没能升入集训队。英语辗转过多家小机构,也请过线上一对一的外教,坚持下来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

奥数三大杯赛华杯、迎春杯、希望杯都在五下和六上拿了一等奖,六下还幸运的通过一个小机构拿了小数联的参赛资格,并且拿到一等奖。

英语则是在澳门考了KET,拿到优异。顺便吐槽国内的KET名额太难抢,简直是考验网速加手速。后面的PET抢到了国内的名额,碰上了疫情,一推再推,还好在六上考过,也拿到优异的成绩。

2020年国庆节,娃参加了第一场MK。好家伙,宾馆里面那叫一个人头攒动。

01

一次偶然的机会,孩子他妈进入一个EZ的群,然后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,通知某日到二中高中部进行考试。

02

很快GDF的成绩就出来了,A+的等级算是吃了颗定心丸。拿到保底票之后还去大学城参加了一次校园开放日的活动,算是带娃感受了一下中学的氛围。

03

EZ考了两轮,后面也得到了包捞的承诺。两票在手,我们开了一个家庭会议,在严肃不失轻松,奶茶伴着烧烤的氛围下三人充分交换了意见,娃坚持冲刺HF,目标统一后就继续准备简历,同时娃也开始接触编程。

SS托人递了简历,HF也在线上填了资料,6月中几乎同时接到回复,需要准备视频。好家伙,各种群里开始炸翻天,收费工作室层出不穷,各种包装拍摄剪辑那叫一个热火朝天。我们家比较淡定,找到合适的资料内容,做PPT,手机拍摄,拍了几十条,最后挑出一条效果还不错的交上去,然后就是等等等等等……

SS先确定回复,在一个大雨天去到农讲所参加宣讲。回来以后娃一口咬定HF不放松,还好SS特别人性化的让家长可以等HF结果出来之后再答复,于是继续等等等等等……

今年不知道咋回事,HF结果出得特别晚,一直到了7月5日才接到通知,尘埃落定。所幸一家人的努力得到了最好的结果。

回顾小升初的历程,其实可以总结为定目标、做计划、追进展、给反馈四个方面。

01 定目标

给家长带来最大焦虑感的一句话: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”

起跑线是怎样的呢?小学?幼儿园?甚至是早教?

家长在担心起跑线的时候,不妨问问自己和孩子,目标是什么。有了目标定下方向,才知道如何努力。

我家娃目标很明确,冲刺神学院。从往年的招生来看,奥数是拓展的重点,我们家努力的方向就是围绕奥数开展。后面回顾的时候,发现HF这次对信息的成绩也非常重视,这是我们疏漏的地方,不过回头一想,精力集中在奥数方面也不错,至少确保了重要的杯赛都拿到了一等。

对于学校的选择,我们也有过好几次的讨论。作为父母,建议克制住自己的意愿,而是提供足够的信息,让孩子自己做决定。在五六年级有很多的考试,准备过程也很艰苦。如果是父母的目标,孩子很容易有懈怠甚至放弃的想法。“自己选的路,跪着也要走完!”在关键时刻鸡娃百试百灵。

02 做计划

有了目标,父母要做的就是找资源,做计划。

以奥数为例,前期家长都可以在课堂旁听的。我很推荐XES的课程体系,也很庆幸娃遇到的老师都非常棒。在选择老师的时候,我们也会通过调课的方式让娃接触不同的老师,尝试接受不同的风格,尽量让他自己选择更喜欢的课堂。在这特别感谢小林老师对娃的栽培和鼓励,课堂上肯定增强了孩子的自信,风趣的课堂也让孩子们在枯燥的数学中欢笑不断。

英语方面剑桥体系开始流行,我们找到了一个小机构,可以针对性的备考,并且带队去澳门考试,在娃的基础上一次考试就拿到了优异的成绩。而国内的KET名额却日益紧张,我们早拿到K的成绩,为后面的P留足了时间。

03 追进展

追进展有两个要点,一是找差距,二是动态调整计划。

五年级上期娃的奥数杯赛都是二等奖,我们跟老师、孩子沟通了很多次,也对XES的课程做了一些研究,发现学家的奥数体系很严谨,但是备考在题量、特殊题型等方面还是略有不足,于是在YJY又报了两期冲刺班,两相补充,娃的考试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,一等奖的目标也圆满达成。

19年国庆在澳门通过了K,接下来就报名了20年4月的P,顺利抢到了广州市的考点名额,谁曾想疫情打乱了一切节奏。眼看P的考试还是未知数,我们把中心又转回奥数,直到确定了11月考试时间,才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重新备考,当然期间的英语也一直有单词打卡和口语练习。

04 给反馈

娃的班主任董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正面管教,我们并没有全盘接受。我认为一味的鼓励容易让孩子自大,一味的挫折容易让孩子自卑,两者结合才更合适。

取得了好成绩首先要肯定和鼓励,增强孩子的信心,还可以在娃兴致高昂的时候顺势提出更高的目标,激励孩子主动去争取更进一步。在娃的KET成绩出来之后,我们就在褒奖的同时告诉孩子,KET的优异就类似PET的通过,稍稍准备一下就可以去尝试PET,孩子当时一点犹豫都没有,很快就转向了PET的准备过程中。奥数的学习过程中,虽然他拿了好几个一等,我们一直鼓励他向班上的集训队员学习,不能自满。

当遇到困难的时候,切忌打击孩子信心,而是先找到他的进步,给予肯定,在他从懊恼的情绪中走出来之后,再陪他一起分析下次如何做得更好。在一次考试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时,孩子的情绪往往比较激动,很难控制自己,这时候一定要给娃宣泄的时间和空间,而不是批评指责,或是理性分析。事后的分析也不能以“为什么没考好”作为开端,用“下次怎样能考得更好”作为新的起点,摆脱过往的负面情绪,从新目标开始,重新出发。